欢迎您来到华祺留学移民官方网站

全国免费咨询热线

4000-555-088

  • 香港本土公司·卓越顾问团队
  • 落地安家服务·子女升学规划
  • 尊享高标准一站式专业服务
  • 值得信赖专业移民留学机构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生活

香港新移民贫富差距拉大 怎么混?

时间:2014-10-09 10:57:00 作者:华祺移民 来源:本站 点击: 0

标签: 香港投资移民 香港移民
  “我现在大的心愿就是能住上公屋,儿子能够自立。”作为香港地区几百万新移民人口中的一员,秦丽与儿子一起来香港已有7年。但由于初到香港对移民政策并不熟悉,她尚未拿到香港地区身份证,也不能从事任何工作,家中所有开销仅靠开小巴的丈夫一人承担。秦丽丈夫的收入,比很多申请领用综合援助的当地市民还低,仅9000港元(约合7128元人民币)。但这9000港元,除了要负责交房租,还有水费、电费、煤气等各种费用,每个月底都让秦丽感到不堪重负。秦丽只是香港地区近百万新移民中的一员,像她这样的故事,每天在香港不同的地区上演。

无法“开源”只能“节流”

  香港中文大学前财务系教授在接受本报专访时称,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,香港居民的内地配偶及随行子女可透过单程证计划申请到香港定居。该计划由内地管理,每日配额为150个。2003年至2013年年中期间,通过单程证计划来港定居的内地居民达到48万人。

“这些持有单程证来香港的内地居民大多是女性,文化水平可能只有初中。香港也没有什么合适的工作给她们做了。她们大多只能靠社会福利生存。”

  香港特区政府扶贫委员会在2013年9月公布了香港家庭的“贫穷线”——三口之家每月收入11500港元以下。香港地区有19.6%的人口都生活在“贫穷线”以下。

居高不下的基尼系数

  香港,这座基尼系数超过警戒线0.4的城市,近年来基尼系数持续攀升。

  2012年,香港基尼系数已达0.537,步步逼近联合国规定的0.6的危险线。这一现象也在导致香港社会矛盾逐步加剧。

  根据香港树仁大学经济与民生研究计划今年的一项调查,有76%的香港成年市民认为现在生活“颇痛苦”及“非常痛苦”,较去年同类调查的结果上升了5个百分点。在这些人中,大部分人认为住房问题是导致生活痛苦的重要原因。

  香港特区政府一份报告显示,收入差距扩大并不是短期现象。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?

  上世纪80年代前,大量移民从内地涌入香港,导致总人口大幅增长。这些新移民终成为促使香港经济迅速发展的生力军。但他们大多数教育和技术水平都比较低,往往只能从事低薪工作,在这方面难免令香港的低收入家庭数目增加。

  随着香港人接受教育的机会增加,劳动人口素质持续改善,这也令较高职业阶层的收入开始遥遥领先。

  但造成香港地区贫者越贫的主要原因之一,是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。香港特区立法会的人口政策报告显示:15岁以下人口所占比例由2001年年中的17%跌至2013年年中的12%;同期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的比例则由12%升至15%。

数百亿综援怎么花

  解决贫富差距,对于全球的各大城市,都是令人头疼的难题。

“有钱人喜欢住在大城市,因为有钱一切应有尽有;没钱的人也喜欢住在大城市,因为设施配套也可供他们享受。你在香港听说过因为没钱看不起病的人吗?”

  新一届特区政府已经将治理贫富悬殊放在优先位置。2014年新的施政报告中,将“扶贫安老助弱”放在了重要地位,共有44个段落讲述相关政策。

  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梁振英称,为鼓励自力更生为原则,将推出“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”,补助生活在“贫穷线”以下,但并未领取福利金的家庭,预算开支30亿港元,政府预计会有超过20万低收入家庭共71万人受惠。

  香港地区1993年开始就有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(下称“综援”),作为经济上无法自给自足的香港市民的社会福利安全网,由香港特区政府社会福利署负责统筹。

  截至2012年8月,申领综援个案有273038宗,受助人数有434452人,而香港特区政府在2010至2011年度的综援总开支为184.8亿港元。根据2011年至2012年数据,合资格家庭成员人数若有3名,每月可领取8907港元的综援。以秦丽家庭为例,这个数字与丈夫的全部收入相差无几。

  但秦丽说,丈夫绝不会领取综援求生存。“现在我感觉挺好的,不是说我的生活条件变好了,而是我真的习惯了。”秦丽略显无奈地对记者说。

在线咨询

在线咨询名1 在线咨询名2